164万善款救助82名大病患者

作者:admin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6年04月18日 点击数:

      

 

    4月15日,区慈善协会举办“拒绝绝望”大病救助款集中发放仪式,为22名大病患者发放“拒绝绝望”大病救助金45.1万元。今年,区慈善协会扩大救助对象范围,对救助对象进行持续救助,改善工作方法,全力做好大病困难群众的救助工作。2016年至今,“拒绝绝望”大病救助项目已经救助了82名大病患者,发放救助金164.6万元。据区慈善协会统计,与去年同期相比,救助人数增加46人,救助金额增加95.4万元。

今年,区慈善协会修订大病救助管理办法,扩大救助对象范围,新增了一类救助对象,对本人为外地户口,与延庆籍居民结婚共同生活三年以上罹患重大疾病的居民也进行救助。

陈可(化名)就是一位获得我区大病救助的非延庆籍居民。陈可是河南人,2011年嫁入延庆,在延庆已经生活了5年多。于2015年7月被查出患有颈部血管瘤,在北京安贞医院做了手术,花费医药费十万多元,经新农合报销后自付7.8万元。陈可现在仍在治疗中,另外还需定期复诊检查,家里的积蓄已经花光,甚至还欠下了债,家庭十分困难。在收到她的大病救助申请后,区慈善协会按照自付医药费的30%进行救助,为其发放救助金2.3万元。

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尤其是重大疾病,都需要持续的治疗。为了减轻大病家庭的医药费负担,区慈善协会以人为本,对大病患者进行持续救助。延庆镇萧玲(化名),2015年2月遭遇车祸至今,支出的医药费和后期持续治疗费用共33万余元。区慈善协会去年为其发放了大病救助金的最高限额3万元,因为其高额的医疗费用支出,今年对其进行持续救助,再次发放救助金3万元。萧玲的母亲说,“我们的手术全是自费,要是没有这些救助款,日子真不知道怎么过。”另外,刘斌堡乡的赵明(化名)今年也获得了持续救助。

区慈善协会心系大病困难群众,除了在政策上给予大病困难家庭救助外,还改变救助工作思路和方式。面对行动不便,无法前来领取大病救助金的困难群众,主动将救助金送到大病困难群众家中,免去大病困难群众的来回奔波。拿着送到家的救助金,康庄镇的宋平(化名)握着工作人员的手,感激地说,“我现在眼睛不好使了,你们惦记着我,还特意把钱送到家里来,真是太感谢了。”

    去年,通过将慈善救助与政府救助有效衔接,我区共对630户较大数额支出型贫困家庭进行救助,发放救助金1000万元。今年,区慈善协会将继续做好大病救助政策宣传工作,加大救助力度,帮助更多的延庆困难群众度过生活难关。

0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青春项目评分平均分四舍五入: 0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曾访问过该文的用户

Baidu
map